报告:纱丽——中国外贸多元化格局持续深化
发布时间:2025-10-13 09:22
中新网上海10月10日电 (记者 陈静)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团队发布了《对外商品贸易与供应链波动指数》第二份报告。报告显示,中国对外贸易格局不断深化,中国与东南亚区域合作不断加大,与新兴市场的贸易额也实现快速增长,贸易伙伴结构更加多元化。 平衡。 2025年1月至8月,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较去年同期发生较大变化。中国与东盟、欧盟、日本、加拿大的份额呈现正增长。本报告选取了2023年9月至2025年8月共24个月的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进行回顾(数据来源: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和中国海关)。该报告基于卷对1200万条对外贸易和供给关系数据进行研究,旨在更及时地展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新发展情况,为市场主体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。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教授、复旦大学全球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吴晓乐表示,该团队是综合利用贸易数据和一致性数据,通过审查交易量生成一个可怕的指数。指标体系增强了多维性、科学性、适应性和及时性。报告通过对中国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深入分析发现,合作格局发生显着变化:金砖国家从“混乱伙伴”走向“发展伙伴”,体现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合作不断深化;而墨西哥和加拿大a从“发展伙伴”转变为“混乱伙伴”,体现了美国关税政策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溢出效应。“稳定伙伴”是韩国,表明中国供应商与韩国买家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、长期的合作关系。在贸易指数方面,报告披露了多项重大发现。例如,东盟、澳大利亚、欧盟排名靠前。 贸易指数前三名;第 16 类(机械和电气)、第 14 类(珠宝和贵金属)和第 18 类(光学医疗设备)的波动幅度增幅最大。其中,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第16类商品,在东盟、金砖国家和欧盟市场表现尤为明显,体现了增长拉动的结构性变化。报告指出,第16类、第17类 (运输设备),第18类代表代表出口转型升级的三类产品。除向金砖国家出口被拒绝的17类产品外,对欧盟、东盟、金砖五国的其他产品出口均大幅增长,显示出我国表达RT表达结构升级的成效。 (超过)